佛肚竹(學名: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):為禾本科叢生型竹類植物。幼稈深綠色,稍被白粉,老時轉欖黃色。稈二型:正常圓筒形,高7-10米,節(jié)間30-35厘米;畸形稈通常25-50厘米,節(jié)間較正常短。籜葉卵狀披針形;籜鞘無毛;籜耳發(fā)達,圓形或卵形至鐮刀形;籜舌極短。性喜溫暖、濕潤、不耐寒。宜在肥沃、疏松、濕潤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生長。國內外均有分布。該種常作盆栽,施以人工截頂培植,形成畸形植株以供觀賞;在地上種植時則形成高大竹叢,偶爾在正常竿中也長出少數(shù)畸形竿。漂亮的佛肚竹也是很多工藝品、文玩物品的加工對象。如扇子、竹雕、樂器等等。
佛肚竹竿二型:正常竿高8-10米,直徑3-5厘米,尾梢略下彎,下部稍呈“之”字形曲折;節(jié)間圓柱形,長30-35厘米,幼時無白蠟粉,光滑無毛,下部略微腫脹;竿下部各節(jié)于籜環(huán)之上下方各環(huán)生一圈灰白色絹毛,基部第一、二節(jié)上還生有短氣根;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三、四節(jié)開始,各節(jié)具1-3枝,其枝上的小枝有時短縮為軟刺,竿中上部各節(jié)為數(shù)至多枝簇生,其中有3枝較為粗長?;胃屯ǔ8?5-50厘米,直徑1-2厘米,節(jié)間短縮而其基部腫脹,呈瓶狀,長2-3厘米;竿下部各節(jié)于籜環(huán)之上下方各環(huán)生一圈灰白色絹毛帶。分枝習性稍高,且常為單枝,均無刺,其節(jié)間稍短縮而明顯腫脹?;X鞘早落,背面完全無毛,干時縱肋顯著隆起,先端為近于對稱的寬拱形或近截形;籜耳不相等,邊緣具彎曲繸毛,大耳狹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寬5-6毫米,小耳卵形,寬3-5毫米;籜舌高0.5-1毫米,邊緣被極短的細流蘇狀毛;籜片直立或外展,易脫落,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基部稍作心形收窄,其寬度稍窄于籜鞘之先端。
葉鞘無毛;葉耳卵形或鐮刀形,邊緣具數(shù)條波曲繸毛;葉舌極矮,近截形,邊緣被極短細纖毛;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,長9-18厘米,寬1-2厘米,上表面無毛,下表面密生短柔毛,先端漸尖具鉆狀尖頭,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。假小穗單生或以數(shù)枚簇生于花枝各節(jié),線狀披針形,稍扁,長3-4厘米;先出葉寬卵形,長2.5-3毫米,具2脊,脊上被短纖毛,先端鈍。具芽苞片1或2片,狹卵形,長約4-5毫米,13-15脈,先端急尖;小穗含兩性小花6-8朵,其中基部1或2朵和頂生2或3朵小花常為不孕性;小穗軸節(jié)間形扁,長2-3毫米,頂端膨大呈杯狀,其邊緣被短纖毛,穎常無或僅1片,卵狀橢圓形,長6.5-8毫米,具15-17脈,先端急尖;外稃無毛,卵狀橢圓形,長約9-11毫米,具19-21脈,脈間具小橫脈,先端急尖;內稃與外稃近等長,具2脊,脊近頂端處被短纖毛,脊間與脊外兩側均各具4脈,先端漸尖,頂端具一小簇白色柔毛;鱗被3,長約2毫米,邊緣上部被長纖毛,前方兩片形狀稍不對稱,后方1片寬橢圓形;花絲細長,花藥黃色,長6毫米,先端鈍;子房具柄,寬卵形,長1-1.2毫米,頂端增厚而被毛,花柱極短,被毛,柱頭3分,長約6毫米,羽毛狀。穎果未見。
耐水濕,喜光植物。喜濕暖濕潤氣侯,抗寒力較低,能耐輕霜及極端0℃左右低溫,冬季氣溫應保持在10℃以上,低于4℃往往受凍。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地區(qū),可在露地安全越冬,華南北部的背風向陽處,尚可栽培。華中至華北的廣大地區(qū),均只宜盆栽,置溫室或室內防寒越冬。喜光,但怕北方干燥季節(jié)的烈日暴曬,亦稍耐蔭墑。喜肥沃濕潤的酸性土,要求疏松和排水良好的酸性腐殖土及沙壤土。
1.分株:采用分株繁殖法。多在秋季挖取部分植株,然后分栽。北方只能在溫室盆栽或在種植槽內種植,如各種竹子排列栽植,種植槽中應作磚隔墻,以防地下莖串通使種類混雜。佛肚竹應每年2月份進行換土和分株種植。選用微酸性的土質,以疏松腐葉土和肥沃的礦質土混合使用為好。換土時要把舊土和老根除去在部份,才易長出新根。要選用淺盆種植,控制根部速長,使出土的竹筍相應向上慢長,橫向增粗。夏季雨水調勻,盆竹水分適應,出土的筍多數(shù)節(jié)短、腹肚大。秋末天氣干旱,盆竹水分不足,出筍才節(jié)長、腹平。越冬溫度不得低于5℃,要保持盆土相對濕潤,經常用清水噴灑葉片。生長期內,每半月施一次腐熟液肥和磷、鉀肥,促進竹筍健壯和佛肚的形成。
2.扦插:新老株成叢狀生長,于每年3-5月間,氣溫回升,新筍萌發(fā)前將大叢中1-2年生的嫩稈,從基部帶蔸砍下,浸水1晝夜,使竹稈吸足水分,剪去大部分葉片,種后即可成活,當年或翌年可供觀賞并萌發(fā)出新筍。扦插于春季3月中下旬,用1-2年生嫩竹稈在粗壯主側枝或次生枝作插穗,每穗保留3個節(jié)芽,剪去葉片或上部留少許葉片,帶節(jié)插入濕沙床內。經常噴霧保濕,約1個月可發(fā)根,2個月左右可移入圃地培育,翌年供上盆或3-4年生出圃供露地栽植。1次育苗,可以多年產苗,在每次起苗時留下少許根蔸,翌年即可萌發(fā)成新叢,又可分株出圃種植。
1.選留夏竹:在北方養(yǎng)佛肚竹如不得法,新竹節(jié)長而細,和毛竹相差無幾,會失去其特有的風韻。佛肚竹一年有兩次萌芽期,第一次在初夏,另一次在初秋。一般初夏生長的新竹,節(jié)短、肚大(如養(yǎng)護不得法,仍會變得細長),要注意保留;而初秋生長的新竹則干細節(jié)長,故秋竹除留作種竹外,一般應剪除。
2.控水:竹筍露出盆土,即應控制澆水。當盆土比較干燥,母本嫩竹葉輕度萎蔫時,應先把佛肚竹搬到蔽蔭處放置半小時,待盆土和竹的溫度有所降低后,先向葉面噴水,一小時后再把水澆透。這樣反復幾次,當新竹長高到40厘米左右時,竹節(jié)即基本定型,再恢復正常澆水。
3.土壤:佛肚竹喜酸性土壤,但北方土壤呈弱堿性,故施肥宜用“礬肥水”,才能使其茁壯生長。
4.剝筍籜:竹筍每節(jié)的外面都包著一片較薄的竹籜,里面包著側枝。當竹筍長到一定高度時(因竹干的粗細不同,在同時間內長的高度差別較大),可把竹筍基部的籜剝掉1—2片,以后每周再各剝一片。剝籜時要特別小心,以免碰傷筍干和側芽。剝籜最好在早晨進行。剝籜可促使側枝生長,使竹節(jié)間變短變粗,以達植株矮化的目的。
5.打尖:根據(jù)佛肚竹大小粗細不同,待其長到一定高度時,可把竹筍頂端剪除5~8厘米,使植株結頂,促使側枝生長。第一次打尖后,如靠近頂部的健壯側枝生長很快,應進行第二次打尖,把頂部的健壯側枝剪短,留下2~3個竹節(jié)即可。
夏季引起佛肚竹葉片發(fā)黃的主要原因有:①空氣干燥和烈日直射過久,葉綠素遭受破壞,竹葉褪色,久之,整株葉片焦黃。②養(yǎng)分不足。一旦養(yǎng)分供應不上,新筍纖弱瘦小,老葉很快僵黃。③病蟲危害。此外,植株進入休眠期,葉片也會自然枯黃。防治方法:盆土宜用疏松肥沃、保水、保肥性能好的培養(yǎng)土。家庭可取山泥土加有機肥拌勻堆漚備用。佛肚竹根須發(fā)達,每年早春宜換大一號花盆,增添新培養(yǎng)土。換盆時,應修剪掉過密的根須,剪除蟲害根癤,利于萌發(fā)壯筍。盛夏季節(jié),苗盆宜遮蔭,防烈日直射過久。5~9月生長盛期注意觀察蟲害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,及時殺滅。若葉片發(fā)黃后,用藥物很難使其返青,可將黃葉剪掉,保留葉片基部或保留葉柄。以后加強肥水管理,澆幾次有機液肥,5~6周后便有新葉萌發(fā),老葉返青,倍觀賞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