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黑龍江、吉林、內(nèi)蒙古、河北北部及山西等地。分布于朝鮮和蘇聯(lián)地區(qū)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灌木,稀小喬木,高4-6米。小枝較粗,幼枝有白柔毛,老枝無毛;芽有毛。托葉小,卵狀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有毛,常脫落,在萌枝上明顯;葉柄長4-10毫米,有毛;葉形多變化,長橢圓狀披針形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,稀倒披針形,長4-6(7)厘米,寬1.5-2.5厘米,基部圓形或廣楔形,先端急尖或短漸尖,全緣,稀有齒,表面暗綠色,有絨毛,老葉近無毛或稍有短柔毛,背面淡綠色,被絹質(zhì)白絨毛,或微有白絨毛,稍有光澤?;ㄏ扔谌~開放或與葉近同時開放,無花序梗,軸有毛;雄花序長1.8-2.5厘米,粗約1-1.3厘米,雄蕊2,花絲無毛,花藥黃色,苞片卵狀長橢圓形,長2.5-2.7毫米,褐色,先端色較暗或近黑色,兩面有長毛,僅1腹腺;雌花序較長,長約3. 5-(6)厘米,一般有花序梗,花較稀疏,子房狹卵狀圓錐形,長(4)5-7毫米,有密絹毛,有長柄,柄長達(dá)5.5毫米,較腺體長5-10倍,花柱短而明顯,柱頭2深裂,苞片長圓形,長1.4-1.7毫米,色譯和腺體都同雄花,蒴果卵狀圓錐形,有絹毛?;ㄆ?月初,果期5月底至6月初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較濕潤的山坡,采伐跡地及林緣路旁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