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于四川(西南部)、西藏(東南部)、云南、貴州、廣西北部(貓兒山)和湖南南部(莽山)。印度北部、尼泊爾、錫金和不丹也有分布。
形態(tài)特征:
鱗莖圓柱狀,具稍粗的根;鱗莖外皮黃,褐色,片狀破裂或呈纖維狀,有時(shí)近網(wǎng)狀,內(nèi)皮膜質(zhì),僅頂端破裂。葉狹條形至寬條形,具明顯的中脈,比花葶短或近等長,寬(10-)20-50(-100)厘米?;ㄝ闳鉅钪?,具3條縱棱,有時(shí)棱為狹翅狀,高(10-)20-50(100)厘米,下部被葉鞘;總苞單側(cè)開裂,或2裂,早落;傘形花序扇狀至半球狀,具多數(shù)疏散或密集的花;小花梗近等長,比花被片長2-4倍,基部無小苞片;花紅色、紫紅色、紫色至黑紫色,星芒狀開展;花被片矩圓形至狹矩圓狀橢圓形,花后反折,先端鈍或凹缺,等長,長5-9毫米,寬1.5-2毫米;花絲等長,錐形,比花被片略短或近等長,基部合生并與花被片貼生;子房倒卵狀球形,具3圓棱,基部不具凹陷的蜜穴;花柱比子房長。花果期7-9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海拔2300-4800米的濕潤草坡、林緣、灌叢下或溝邊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